您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外国专家告诉你中国染厂离“金字塔”顶还有多远
本月,第八届全国印染行业管理年会在盛泽隆重召开。会议以“管理现在、放眼未来”为主题,围绕全球产业布局、印染产业新生态、行业规范发展以及智能化、精益生产、安全生产等现代化创新管理等议题展开研讨,通过引导企业管理促进行业发展。
中国印染行业协会会长陈志华发表致辞,针对印染行业管理创新,陈会长提出以下几个观点:
首先是以人为本,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消除设备操作、天然气管理、定型机消防等潜在安全隐患,确保企业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其次是以生态保护为导向,做好化学品和环境管理。加强对有害物质的控制,确保产品生态安全,降低有害化学物质对环境的影响和对人体的危害。
再次是针对产品质量,开展全面质量管理。要建立全员、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新产品开发创新管理体系,推进质量管理标准化、计量、认证认可以及检验检测基础能力建设,提高企业全面质量管理水平,实现印染企业利益的最大化。最后是技术与管理融合,实现精细化、智能化的现代管理模式。形成更加先进、高端、智能的现代化管理体系,为行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提供有效保障。
随后的分享环节中,佛山大唐纺织印染服装面料有限公司技术顾问罗伯特·斯蒂夫尼诺(Roberto Steffenino)也总结了他在欧洲和中国纺织印染企业工作的经验,并针对中国印染企业遇到的问题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1.硬件繁荣,难掩软件缺失
罗伯特认为,虽然中国很多工厂的印染设备先进,进口产品占到了很大比重,可以说在“硬件”环节上不逊于欧洲企业,但是中国企业在技术人员的素质、自动化管理程度等诸多“软件”环节上,与意大利等欧洲发达国家的纺织企业还有很大的差距。“由于欧洲劳动力成本高,意大利的纺织企业普遍利用自动化设备替代人力,对于生产过程进行精细化的管理和控制。”他说。
罗伯特举例说,欧洲最大的染纱企业TVU,十分重视员工培训,为保证产品质量还设有自己的产品检测室,为客户提供报告。整个工厂自动化程度相当高,每道工序的进展程度均可在程序中查到,其电脑测配色系统,内存有8万个染色处方,方便化验及染色车间染色,从而减少了使用人工造成的管理误差和成本的增加。
“不难发现,走过百年的企业,公司的管理框架是制度化的,而这就是一家公司是否能基业长青的关键。”罗伯特认为,和意大利的纺织企业相比,中国纺织企业的主要管理缺陷有几个方面:专业化程度偏低,缺乏用理论指导实践的精神;过于保守,缺乏对新工具、新事物、新工具的探索精神;不太注重对设备的清洁维护和保养;对工人的工作环境、工人的安全生产和健康相对缺乏关注和监管;对国际纺织染整行业的条例认知不足;不太关注对生产各个环节的工艺流程中标准操作参数的采集和控制;相对缺少对工作进行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意识。管理人员比较欠缺自我提升意识,并且不是够足注重对员工的培训。
针对上述问题,罗伯特强调,中国的纺织企业首先应做到精简机构,定岗定责,制定清晰的组织架构,优化企业人力资源;其次要建立各个环节监督约束机制,做到工序交接有检查,质量预控有对策,质量处理有复查;最后是提高管理人员专业素养,加快推动企业信息化发展的进程。
2.开发不足,导致存在软肋
通过多年的工作总结,罗伯特发现,中国企业比较注重前道处理和印染环节,但对后整理技术的应用和开发重视程度并不太高。“印染后整理环节是整个纺织生产链条中最灵活的一环。意大利企业对于这一环节中纺织助剂的使用有几十年的技术积累,他们主要通过各种类型的后整理专门设备,灵活运用物理和化学方法进行后整理,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对此,中国企业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
此外,罗伯特认为,设计开发与技术研发的投入不足也在拉大中国与欧洲印染企业的差距。“意大利高档家纺面料公司Seteria Bianchi srl是一家员工总数只有80人的公司,研发和技术人员就占了总人数的1/3,设计的图案共有25000个,每年更新1000个,为范斯哲等著名品牌提供高档面料,接单量虽小,但单位价值高达100欧元/平方米。”
他指出:“一些中国印染企业每年宣称的新产品数量都达到三位数,但其中多数只是在工艺、图案、色彩等方面发生变化,即便‘新度’含量较高的产品,也常为跟进式、尾随式的产品。具有技术含量高、竞争力强的原创型新产品则较少。”
罗伯特坦言,产品设计和消费市场的差距造成中意两国企业的发展思路不同。他表示,意大利企业的产品大部分面向时尚领域的高端市场,其企业规模普遍较小,能够承接系列多、批量小、时间要求紧迫的订单。这点也是现在大多数中国印染企业所不具备的。
3.理念不合,致使交棒受阻
如今,许多家族企业饱受“交棒”问题的困扰。印染行业也不例外,很多中国印染家族企业二代并不愿像父辈一样从事实体经济,而是向虚体经济转型。
“在欧洲,这样的情况也很普遍。”罗伯特谈到,他认为,如果家族企业二代想向另外的领域转行并不是什么问题。“一个家族要想延续财富就要灵活应对。如果新一代人认为社会变了,投资实体经济不再是最佳选择,而是向虚体经济比如金融或互联网行业发展,也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老一辈与新一代人之间需要沟通,当然,如何进行有效而开放的沟通是个难题,特别是在一些敏感问题上。人们总认为老一辈人更具智慧和经验,因此常会指挥年轻人,事实上,我们应该更多地倾听年轻人的想法,并信任他们。家族企业应该有一个透明的沟通制度,成员能够坐下来分析当前的市场走势。”罗伯特表示,未来家族企业成功的关键并不是家族中的子女一定要成为企业的领导者,而是作为股东的身份管控企业。“家族可以聘请了解行业的职业经理人来管理企业,家族成员可以从旁监督。”他补充说。
罗伯特总结说:“目前,印染行业形势风高浪急,企业的关注焦点,除了如何传承,更应聚焦守业。所谓‘创业难,守业更难’,想要打破富不过三代的‘魔咒’,今天的企业家要关注的,不止是所属行业的发展,还包括日益繁琐的企业管理,以及政策风向。”